您当前位置:xhjc1188新黄金城 >> 党建工作 >> 党建研究 >> 浏览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十大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十大新发展
【党建研究】 加入时间:2009年05月08日 信息来源:不详 作者:admin 访问量: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地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仰。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充分证明,它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二、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坚定不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哪些重要原则?胡锦涛同志在“6·25”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论述,解放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四个坚定不移”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强大动力、根本要求和奋斗目标。做到“四个坚定不移”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

  三、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六大之后,我们党根据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新性地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思想,从而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这“三个建设”发展为“四个建设”,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社会建设,将“三个文明”发展为“四个文明”,并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充实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格局。与此同时,胡锦涛同志还具体阐述了“四个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针,强调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认真抓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四、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最早是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作了系统概括。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

  五、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社会发展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社会发展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最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命题,胡锦涛在“6·25”重要讲话中,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概括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2006年2月14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作了重要讲话,系统论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项惠及亿万人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

  七、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

  2005年6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若干重大问题,会议首次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路。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第一次系统阐述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意义,并就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需要,而且也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

  八、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主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近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九、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2005年,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它既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

  十、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新理念

  努力建设和谐世界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提出的一种国际战略新理念,是中国关于确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崭新思路。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日趋增多。在这样时代背景和国际格局下,明确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路线、推进形成和平稳定的国际战略新格局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现在,“建设和谐世界”这一蕴涵丰富内涵的中国国际政治新理念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广泛认同。

  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只能有这一个而不可能有其他。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所有理论成果都属于这个科学体系,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从静态看,它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辐射力,内容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理论空间十分广阔;从动态看,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开放性,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立足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Baidu
sogou